<>福伯乐呵呵的说,“怎么能说是折磨呢?你瞧瞧咱公子不是忙的挺高兴的吗?自打这沈姑娘出现啊,我们家公子的身体是一日比一日好了,沈姑娘可以说是上天派来的救星呐!”
余生撇了撇嘴没有接话,见沈幼清指使着自家公子去翻晒秋葵,心里就老不高兴了。连忙凑上前道,“公子,还是我来吧,你去歇一歇。”
“不妨事,你若是没事,可去库房将盐搬过来。”萧衍不光是乐呵呵的翻晒着秋葵,顺便还将余生给支走了。
去搬盐的路上,余生怎么也想不通沈幼清这个丫头到底给自家公子灌了什么**汤!
盐焗秋葵很快就上市了,整个镇子也只能在药铺才能买得到这盐焗秋葵。因盐焗秋葵少了黏液的粘腻感,多了咸鲜的爽脆感,被接受的程度要比新鲜的秋葵还要高。
沈幼清没有做过多的广告,只是在病人来看病的时候,顺嘴提了提这味价格适中的保健品。有惜命的人想尝尝鲜,买了少许吃了一次,觉得味道不错,便介绍其他人来买。
盐焗秋葵靠的不是广告,而是口碑。
之前与沈幼清合作过的客知味的女掌柜周氏找上了门,找到沈幼清就开门见山的道,“幼清妹子,你这有了新的赚钱生意,怎么也不同我们分享分享?”
沈幼清心知肚明,嘴上却道,“周姐姐说笑了,我一个开医馆的,哪里有什么新生意?来这里的,基本上都是瞧病的,平头百姓都不容易,哪里敢抬高药价?”
“幼清妹子这是跟我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成?人人都说你铺子里有点心,难不成是怕我抢了你的生意,不愿让姐姐我分杯羹?”周氏脸上虽然带着笑意,但言语之间已经有些重了。
“姐姐是在说盐焗秋葵?”沈幼清装做恍然大悟的样子,随即笑道,“不过这可不是什么点心,而是作为患者食疗的食物。简单而言,就是服药期间调理身体用的。新鲜的秋葵不易保存,过了季节就没有了,而病人们可耽误不起这个时间。”
“你的意思是这些东西是给病人食用,不卖给不生病的人,是吗?”
沈幼清笑着点了点头,“若是脾胃虚寒者,那真是一丁点都不能卖。”
周氏冷笑一声说,“昨日我听李大娘说从你这里买了些盐焗秋葵回去尝了尝,味道不错。你是说活蹦乱跳的李大娘也生了病?”
“李大娘多年来月事不调,我便开了盐焗秋葵的食疗法子让她回家先吃着,这有什么不对吗?周姐姐,若是有赚钱的生意,我第一个便想起你,但是病人用的东西,纵然是我想银子想疯了,也不能将这些东西用来谋利。”
沈幼清依旧陪着笑,“纵然周姐姐今日不来找我,过两日我也是要去找周姐姐的。”
“找我?”
“眼看着要入冬了,这山上的秋葵锐减,纵然是紧赶慢赶的采摘,能用的也没有多少。时令的菜吃着纵然可口,但若是在寒冬腊月吃上这些,您还愁店里的生意不好吗?”
见沈幼清如此说,周氏眼前一亮,“你是说……”
“我已给周姐姐备下了秋葵干,食用之前先用温水泡发,再用我说的法子做出来,保准口味跟现在差不了多少。”沈幼清不慌不忙的说,“您放心,备货充足,您要多少有多少。”
见有好处,周氏才开了笑脸。
“周姐姐,我虽然是农家女,但是也知道知恩图报这句话。柿饼的事情是承您的情,将其远销别处,即便是还人情,我也不会少了您这里的货。”沈幼清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关于盐焗秋葵,周姐姐若是喜欢,可拿回去一些自己吃吃。但若是要在客知味当作点心出售,是万万不能的。”
“您也知道,百姓生活不易,看不起病,买不起药的人太多了。若是能通过食疗将病治好,不是也挺好的吗?这批盐焗秋葵,我是留着给病人的,并不打算以此敛财,所以要对不起周姐姐了。”
周氏叹了口气说,“谋生不易,幼清妹子既然是打定主意了,那我也不好多说。幼清妹子心肠好,见不得百姓受苦,秋葵这种东西是山上长的,若是人人都懂得制作盐焗秋葵的法子,那么也不必花这个闲钱来买秋葵了。”
沈幼清明白周氏的意思,若是她沈幼清真的善良,那就应该义无反顾的将制作盐焗秋葵的法子交出去。
“我也正琢磨着这件事呢,等过些时候,医馆里不太忙,我便去一趟保正家里,将这件事情提上日程。”沈幼清依旧没有翻脸,周氏瞅了瞅沈幼清,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但见有人进来,便匆匆忙忙告辞。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萧衍。
萧衍脸上带着笑意,看着一脸无奈的沈幼清说,“体会到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感觉了?”
沈幼清苦笑着说,“太多的人贪心不足,我不过是念着她是我的第一个合作对象,却没有想到会遭遇这样的事情。而今才真正体会到人心叵测,世事难料,我有些倦了。”
对于沈幼清愿意在自己面前示弱,萧衍还是很高兴的,至少在沈幼清的心里,他萧衍是不同于一般人的存在。
“清姑娘是在为母亲的事情烦恼?”萧衍不由的担心起她来。
“其实不妨事,家里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过到底是我的生母,也不好将事情做绝。只是……”沈幼清没有继续往下说,因为她有了别的法子。
“清姑娘若是太难做,我便去将你姨娘生的儿子揍上几顿,想来他也不敢对你乱来了。”萧衍生怕她受委屈,连忙说。
沈幼清摆摆手,面露微笑道,“那倒是不用,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等会回去的时候,我便去找些泥瓦匠回家,将院墙加高一些,再找些碎瓦、碎陶片固定在墙头上。纵然有心怀不轨的宵小想翻墙进去,也要被那些东西先伤着。”
“清姑娘果真心思技巧,这法子可行。”
沈幼清说做就做,当天下午就带着泥瓦匠回家了,砌墙的事情风风火火的进行着。躺了几天的芸娘听到了动静,连忙跑出来看,那些泥瓦匠已经在原来的院墙上加高了许多。
“清儿,你这是做什么?”芸娘拉住忙碌的沈幼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