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牛中文 > 玄幻魔法 > 凤逸龙蟠祖冲之 > 第七十四章 天下第一尺

第七十四章 天下第一尺(1 / 1)

()()()荀勖?跟我救的李勖同名不同姓,有什么关系没有?

当然没有,他是晋武帝的中书监,距今老远了,那是一百六十六年前,当时年号是泰始九年,晋武帝祭天时,太乐演奏时八音不和,皇帝龙颜大怒,以为是乐师的毛病,荀勖却认为是乐器出了问题,武帝于是找来负责铸造乐器的官员,官员说制造这些钟磬等乐器时,依据的都是《周礼》上记载的规定尺寸,数字绝对不差。大家都感到疑惑,因为这些打击乐器,只要材料一样,尺度一样,声调就应该一样,怎么演奏起来声韵就不和谐呢?最后荀勖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他说,估计是咱们现在的尺度,和古代的尺度已经不一样了。大家半信半疑,晋武帝便命荀勖负责把事情搞清楚。荀勖回去后,就开始认真研究,朝廷学官中有位著作郎名叫刘恭依,他的学问很大,也推测出八音不和原因,是因为尺度上今古标准不一,太乐钟磬虽然是依据《周礼》上记载的数字制造的,度量时用的却是今尺,这样大小上出现差距,肯定无法奏准古代旋律,想做到八音相和,则必须调整声韵,想调声韵,又必须知道古尺的标准长度。

祖冲之道:那怎么能知道古尺的长度?

祖昌道:这个的确很麻烦,他们先到处寻找古代金属器物,有些古物上边都有铭文,记载着本身多少尺寸,他们用今尺一量,发现数字都对不上,量过多件古物后,二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从后汉至魏晋,人们使用的尺比古代长出四分还多。于是荀勖便根据他们推算出的古尺长度,经过多次反复核准,制成了这把铜律吕,它可是铜jīng化铸,千载不锈,万年不腐。之后他便根据《周礼》上的记载,用这律吕来给太乐调声,太乐钟磬经过一件件的重新确定相应声韵,果然再演奏时,音乐就变得和谐动听起来。

原来有了这把铜尺,就可以定准每件乐器的音韵,那岂不是件宝贝啊?

当然,而且是独一无二的世间至宝啊,现在它的意义可不仅是音律调整上的本来用途。世人都以为荀勖古尺铜律吕已经毁于战火,想不到它还能重现世间,这次你可为天下汉人立了一件天大的功劳。

有这么严重?祖冲之拿过铜板条翻来覆去看起来,爷,这铜尺还真挺怪,上边刻着好多字哪。

祖昌轻声道:这些字,一直都刻在我心上,一共八十二个字,我背给你听:晋泰始十年,中书考古器,揆校今尺,长四分半。所校古法有七品:一曰姑洗玉律,二曰小吕玉律,三曰西京铜望臬,四曰金错望臬,五曰铜斛,六曰古钱,七曰建武铜尺。姑洗微强,西京望臬微弱,其余与此尺同。爷爷背得可对?

你怎么能背这上面的字?一字不差,八十二个字都背对了!

这便是荀勖对此物的说明文字,他历时一年才制成这把铜律吕,又用它检验了其它七件古物,得到的数字全部与相应铭记上的尺寸吻合,你奇怪爷爷从没见过这铜尺,怎么知道上边的文字内容吧?

是啊。

咱们宋国的大学者雷次宗、何胤之曾作过一部《钟律图》,上边记载了这尺上的铭文内容,雷、何二人也不曾亲眼见过此物,多依循前朝数术奇人刘徽的考证。

刘徽?就是您以前讲过的,那个创造了一套割圆法,用来计算圆周率的布衣数术大师吧?

是啊。可惜他许多著作,也都流失了。

再怎么说,这尺子也不过是个铜家伙,能比得上太子和两位公主赏给咱们的金子吗?除了给乐器调声,也没有什么大用处啊?

你还年少,对度量衡的制订法则知之不多,凡立国治民,必须出台一整套度量衡标准,这就先要考订古制,标明差度。秦汉以后,三国鼎足,度量衡混乱不一,荀勖铜律吕是历经动荡后,前朝用最完善的方法和程序,考订而成的天下第一尺,是作为后世度量衡制度的圭臬而诞生的。

我好像明白一些,祖冲之笑道,如果把它带回建康,是不是连皇dìdū要朝我借它来用?

嗯,不光是当今天子需要它,咱们私下说些犯上的话,只要是想当皇帝的人,都会需要它,从治国安邦、律定天下的角度讲,它比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重要多了!

啊!

凤逸龙蟠祖冲之_凤逸龙蟠祖冲之全文免费阅读_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药鼎仙途 许若晴厉霆晟 赵轻丹慕容霁 史上最狂老祖林天天冰 两禽相悦 元始不灭诀 神瞳医圣林奇江若晴 凌依然易瑾离 一女二三男事【完结】 天医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