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牛中文 > 玄幻魔法 > 神府羡门人 > 第五十五章 都是母鸡

第五十五章 都是母鸡(1 / 1)

金昌年沉吟思索良久,终于还是开口说出话来。

“我的师傅,效仿道家师祖李耳开堂授学,门下弟子成百上千,可后来入得方士的也只有七人。

但是我家先生最喜的却不是我们这七人,他更喜我们的小师弟周子休。”

“甚至其后御寇八子周子休也排名首位。”

“而周子休此人年少时是师从孔圣人门下一个徒孙。

但他后来却选择了弃儒从道。

并且他很激进的反对着圣人之说。

觉得圣人或仁义教化,礼仪劝导,甚至仁,义,忠,信,贞,廉等都是人为标榜出来的东西,都只是遮羞布而已。

例如乌鸦反哺为孝,无需彰显孝道而尽反哺之本职,便无谓孝与不孝了。

若专注彰显孝为宗旨而赡养,最终会有人无法满足孝道而放弃赡养,于是出现孝与不孝。

但如若人人行赡养之本职,不胜出出个别所谓的孝子?

再如人人排队,胜过一群人乱哄哄而出.个别谦让的好品质之人。”

“哈哈哈,我也是很喜欢他这说法的,却是不尽然苟同的。

不过我记得他说过一句话叫‘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我是认可的。

他尤爱看书著书,现在四十多岁,著书已不下千言。

他也曾说过,要用一生,著书十万余言才是目标。”

“但是,他却并未进阶方士啊,更不提之后的术士之境了。

既不是我羡门人,又如何做到御寇八子之首呢。

只因,他以有限的生命,却仍然是在求道的。

并不是你我之道,而是属于他的新的道。

所以师傅很喜欢他,觉得他悟性极高。”

“他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到如今仍非我羡门人,却是悟性极高的得道者。你可懂得?”

李十元此时脑袋一片浆糊,只觉得此时似懂了,又似更迷糊了。

金昌年看着他的表情,心中已是了然,又笑了笑。

心道对了,已经懂得一小半了。于是又开口问道。

“你觉得什么是‘道’?”

李十元突然想到那时在道观里跟师傅的论道。

于是刚想开口将那时所说之话再回答一遍时,却被金昌年摇手制止了。

“你不必回答我,只要自己心中有所答案就好。

你现在有的道,或许并不会成为你以后的道,但或许会是你最终的道。”

“有一点,是世人所共识的,那便是‘道’孕育万物,万物离不开‘道’。

那如长生道,治国之道,养生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甚至于茶道,花道,夫妻和睦之道都是道。

既如此,世人皆为求道中人啊。”

“再如鸡生蛋,但鸡也拉屎的,但世人只吃鸡蛋,却是不会吃屎的。

这鸡可以是只鸡,也可以是儒,道,墨,法,兵等大家。

都是会下蛋,亦也是会拉屎的。

世无绝对好与坏,或利或弊,利有时候是坏,而弊有时候也会行好的。”

“如此,你可懂了?”

问完之后,金昌年却又未等李十元回答,而是又兀自继续说道:

“我并未放弃我的道,而是在行我的道。”

“因为我只能行务虚的务实之道,而不能行务虚的务虚之道。”

“务实与务虚,这又是利于弊的好坏。”

“所以这就可以解答你第二个苦恼。

我亦知道这世间疾苦。

你看得到,这便是务实,当你把眼界不再只看到如今而放眼天下与未来之时,那便是要踏入务虚了。”

“举个例子,儒家便是求务实之道。

他们确实是标榜出了仁,恕,诫,孝。

但我却并不认为那是虚伪的遮羞布。

那是实事求是的务实,把眼前所力所能及的事物标榜出来,然后做好。总比凡事无作为要好太多了。”

“如修身治国平天下,再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再如身先天下者,为百姓谋福利者,皆可以为‘圣人’等。

这种种皆为务实,务当下之实。

只要如此做了,便立竿见影有所效果。”

“但是它太过务实了,我一方面承认他所倡导的知识的获取以及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文化。

但同样他也是为了迎合生存的文化。

所以他们必须更务实的融进眼下的各种时局。

于是他们提倡君臣之道,提及五伦伦理,建立礼乐秩序。

这无疑维护了帝王之道,遂了当下之局。”

“想来吉朝若是尊儒,恐怕也不会有如此之过的你所愤恨的末世之局了,也能立竿见影的让社会动荡与战乱平息,换来一时甚至百年之太平。

所以他才能成为如今百家争鸣的显学。

我甚至敢断言,未来数百年内甚至更久远些,它都会经久不衰,甚至一尊独大。”

“是不是此时觉得务实是利,是好?

可儒的务实,却会遏制住人的思想。

如此只是像被驯化的牲畜,被奴役的奴仆,何来自由与平等。

如若没了这些,这和平,那些不愿甘之如饴的人,又当如何自处?

届时,醒来的人多了,不愿被儒驯化奴役的人多了,那将又是一场更大的灾难浩劫。”

“所以,我说它太过于务实了。

甚至实为务实之务实。”

..........

昏暗的小屋里,金昌年还在自顾自的说着。

李十元只是安静的听着。

此刻他就向一个甘之如饴的汲取着知识的小小书童,眼神一直跟着前方那慷慨激昂吐沫横飞授于他的先生。

“而道家则恰恰相反,他是为务虚,务虚的务虚。

他所提倡的大道无为,道法自然,尊重世间万物,太过虚幻。

道家知道将有限的东西当成信仰对象,往往带来灾难和冲突。

所以道家不信仰任何高高在上者。

‘道’甚至把权力下放到所有人,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

所以道家之理论学很快普及于民间,”

“诸家皆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览其全。

你会发现他有着墨家的兼爱,反对战争。

儒家的积极地对知识的获取。

兵家所提及的事物的发展不可违背,只有顺应顾虑发展,才能应用自然法则,战争才能胜利。....

如此便是道家,‘易行难知,事少而攻多。’”

“所以如儒家一般,他又是太过极端的务虚。

理论充足,却并无务实。

甚至为不苟同当下之污浊而避世。

一昧得追寻思想上和虚空的自由与食粮,而逃避眼前的苦难。

却也是可以喂饱和唤醒一些人的。

但这无疑又是影响到了帝王之道的统治的。

当然这又是一种互为阴阳,互为利弊。

你看,所有的事,道家早预料到了。

于是知道它通天机的人,又被进一步刺激了思想。

而这究竟是鸡蛋还是鸡屎,无人敢断言。

但可以明确的,便是以自己为自己的主人的自由之思想,无疑是对当下之局大不利的。

或许他在许久许久之后,能成为人们的精神口粮,让世人皆醒来,也不无可能。

只是,如今却不是他的时代。

道只是刚刚醒来的鲤鱼罢了,想要跃出龙门,还要很久很久........”

最新小说: 永恒武道 望门庶女(全本) 宋倾城郁庭川 与君AA 至尊仙道 凤九儿战倾城 慕安安宗政御 战神狼王于枫 名门嫡姝 刘玥甄六兮寅肃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