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牛中文 > 其他类型 > 大明铁骨 > 第171章 民官君(第一更,求支持)

第171章 民官君(第一更,求支持)(1 / 1)

“得一官不荣丢一官不辱,勿云一官无用百姓全靠一官”

虽说现如今因为司法等权力被交给提刑官等专职官员,这知县的权力大不足从前,可是于百姓的心中,知县仍然是一地父母,于知县自己的看来,自己仍然是为天子牧民。

对于身为郯城知县的姚文灿来说,他同样也是有着这样的想法,所以在就任之后,他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走遍了下辖的4乡45社,尽管现在知县已经不理司法,但作为亲民官的他,仍然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当然,这种走访是每一任知县必须要做的,必须要充分了解这本地,这是知县的职责。

其实,现在大明的亲民官们是“幸福”的,因为司法审判的权力被划走,且大多庶政都有衙门各房处理,所以身为亲民官的姚文灿,每日都有时间与本地的士子文谈论文章,甚至还有时间往学校里听取学生的期末考试。

这一日,和往日一样,身为知县的姚文灿穿着一身便装在县学的教室中,亲自参加考试。

县学是一县之中的最高学府,与旧时供生员读书不同,现在的县学里的学生都从全县各地社学中学业最优秀的学生,按朝廷的律令,大明子民无论男女八岁必须入社学就读,否则罚其父兄,五年的社学毕业后,学业优秀的如愿意继续就读,可以往县学就读。

与社学不同,设立于县城的县学,相当于后世的初中,县学的学生由官府提供伙食,但是需要缴纳学费,而为了保证寒门子弟能够进入县学就读,每年官府会以奖学金的形式资助部分学子就读。

因为名额只有每届学生人数的两成,所以奖学金的竞争倒也算闹大。只要闹大了,才会证明他们的先鉴之明。

从六月初九通过电报发出中旨开始,在短短的几天内,山东、北直隶、河南以及京畿、南直隶等地回馈的消息,让朱明忠总算是长松了一口气。

随着一道中旨各地的夜市迅速热闹了起来,官府为了让夜市尽可能的吸引百姓,纷纷通过请戏班等方式来吸引百姓。

“即便是乡间百姓,亦欢致亥时……”

特意从众多文书中抽出了郯城的公文,朱明忠的唇角微扬,他需要的就是入夜之后,百姓走出家门,而不是早早的睡觉。

郯城地震到底是在那一天的什么时间发生,他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凭借着对曾经看过文字的印象,可以断定应该是发生在晚上,而且应该是上半夜,毕竟遭遇地震的记载中有“对烛饮”之类的言语,这表明地震发生在上半夜,而且应该是刚入夜不久。

想办法,把百姓“赶”出门,让他们到街上去、到市集去,这样一来,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百姓的伤亡,这也算是一种妥协吧!

“云婷,为什么你会说,他们肯定会千方百计的推波助澜,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用尽办法让城镇市集的夜晚变得热闹非常?”

朱明忠看着宁云婷反问道,

“陛下,因为只有百姓皆沉迷于此,才能证明他们是正确的,一但天下的百姓皆是“厌厌夜饮,不醉无归”,他们便可籍此为由抨击“世风日下,人心趋奢”,这样便可以把一切责任皆归于陛下了。”

宁云婷的声音不大,清脆而温婉的话声中,难免带着些许嘲讽。似乎是在讽刺着那些官员在推波助澜的时候,并不曾知道,他们越是如此,陛下恐怕就会越是高兴。

“那你为何不担心,这中旨发出之后,“世风日下,人心趋奢”呢?”

反问时,朱明忠的脸上带着笑容,宁云婷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臣只是女子,没有陛下的大智慧,即然陛下都不担心,那臣自然也就无须担心了……”宁云婷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拍了一个马屁,她的马屁让朱明忠哈哈一笑,而在笑声之后,他又说道。

“传旨五军都督府,令其各地清点上报各地军需物资……”

最新小说: 八零好福妻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谍海偷天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