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
</p>
</p>
在方丘的邀请下。</p>
三人也不迟疑,都摆出一副长者的样子,迈步走了进去。</p>
“不知道三位前辈来找晚辈,可是有什么事?”</p>
关上房门,方丘看着已经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来的三位大医,面带微笑的问道。</p>
“中医界沉寂了太久了,也确实很需要你这样的新人出现。”</p>
刘一闻大医看了一眼方丘,说道:“不过,中医一途可不是你这么走的,有一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很适合中医,每一位中医大家,都是在年过半百之后才成名于世,这是自古以来的定律,你觉得呢?”</p>
“前辈说得不错。”</p>
方丘立刻点头,说道:“所谓老中医,精华就在这个老字上。”</p>
“华夏祖祖辈辈们传承下来的中医,是上古先贤们,一代又一代的用他们的一生来研究和创造出来的。”</p>
“中医之渊博浩瀚,并非一时就能全部学习到的,只有学习的时间越长,了解到的中医知识才会越多,医术水平才会更强,才能成为一名更好的中医!”</p>
闻言。</p>
三位大医都满意的点点头。</p>
“那么,我问你几个问题。”</p>
赵立品大医直接张口问道:“从学习中医的那一天开始到现在,你看了多少本医书?”</p>
“基本都看了。”</p>
方丘笑着答道。</p>
这话一出。</p>
三位大医都忍不住一愣。</p>
基本都看了?</p>
也就是说,所有的医书,全都看了?</p>
这怎么可能?</p>
一个如此年轻的小子,还在上大学的小子,怎么可能把所有的医书全看了?</p>
三人的眼眸子,都涌现出了一抹震惊,虽然都尽力压制着,但还是被方丘给看到了。</p>
方丘可不傻。</p>
从见到这三位大医的时候,他就知道。</p>
这三人是专程跑过来给自己下马威来了。</p>
他当然不惧。</p>
不过。</p>
表面上,还是需要保持最基本的尊卑的。</p>
三位大医的震惊当然也是真的,他们确实是想给方丘一个下马威,可没想到的是,这第一个问题,方丘竟然就有给出了这样一个回答,瞬间就让他们尬住了。</p>
“学医者,重在德行,不可妄言!”</p>
胡仁涛大医冷哼道。</p>
“晚辈,确实基本都看了。”</p>
方丘淡然笑着回答。</p>
“好。”</p>
赵立品大医微微了眯了眯双眼,说道:“那我们就来考考你,看你有没有妄言。”</p>
说着。</p>
赵立品站起身来。</p>
对着方丘,张口说道:“热生风,寒生湿,风生火,湿生痰,火生暑,痰生燥……”</p>
“乃人身中之五运六气,一息不停者。”</p>
没等赵立品大医提问,方丘就接口说道:“金形白色、洪声、宫音之类。又身之风土,而父子不能相易者。故人之禀赋,三天两地,一气流行而已,气失其平之谓疾,疾甚之谓病。”</p>
“此段,出自于《韩氏医通》绪论章。”</p>
闻言。</p>
赵立品一怔。</p>
为了难倒方丘,他刻意找了一本很偏门的书来说,却没想到他都还没说完,方丘竟然就直接背出来了,甚至就连书名和章节,都全部说了出来。</p>
这让他很是惊讶。</p>
一旁。</p>
胡仁涛大医也站起身来,张口说道:“天地未分。浑沦莫测。天地既判。人位乎中。”</p>
“人受天地之中以声。莫不禀阴阳以成,故易曰干道成男。坤道成女。”</p>
方丘接口背完,然后补充道:“此段出自《订正太素脉秘决》太素造化脉论,第六小节。”</p>
“温病在脏在腑总是内热……”</p>
刘一闻也站了起来。</p>
可他才刚开口。</p>
方丘就立刻接口,说道:“温病在脏在腑,总是内热,伤寒中风,原无内热,脏腑和平,寒热不偏,营卫不至内陷,故六经既尽,自能汗解。”</p>
“此段,出自于《伤寒悬解》寒热死生。”</p>
说完。</p>
方丘一脸淡然的看这三位大医。</p>
这边。</p>
三位稳坐沙发的大医,都已不由的站了起来。</p>
互相对视间。</p>
眼眸中,都涌现出来一丝骇然!</p>
他们找的,可都是非常偏门的医书,目的就是想要刁难方丘,甚至于其他人都可能不知道他们说出来的文段,是来自哪本医书。</p>
可没想到的是。</p>
方丘竟然全都背出来了。</p>
“嗯,记忆力不错。”</p>
心惊之余,赵立品大医立刻压抑这内心的震惊,张口说道:“不过,古话有云,贪多嚼不烂,虽然多读书是好事,但还是要专精一本。”</p>
“你读了这么多多,应该知道中医需要复古,医术的学习和提升需严格按照经典来!”</p>
确实。</p>
他们就是抱着这个信念,闭关十年研究经典,才终有所得。</p>
所以,他们认为,他们学习到的,才是真正的中医正统!</p>
“既然如此。”</p>
方丘微微一笑,看这三位大医,说道:“晚辈也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三位前辈。”</p>
“什么问题?”</p>
赵立品出声询问。</p>
“这个问题很简单。”</p>
方丘张口说道:“现在,生活在南北不同气候下的人,体质完全不一样,那么这两种体质完全不同的人,在用药上是否相同?”</p>
“当然不同。”</p>
赵立品大医,立刻回道。</p>
“华夏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几次小冰河期,经历了几次大的气候变迁,不同时期的医书思路均不一样,那么按照前辈所言,我们现在治病应该按照哪一个时期的哪本经典来?”</p>
方丘问道。</p>
“呵呵。”</p>
听到方丘的提问,三位大医同时笑了起来。</p>
他们也感受到了。</p>
方丘似乎是开始在针对他们了。</p>
不过。</p>
他们可是大医。</p>
他们可是花了十年时间,正是研究出正统中医来的大医,他们又怎会如此轻易的被方丘给问倒?</p>
“正是因为流派太多,所以才要正本清源。”</p>
赵立品大医回答道。</p>
“没错。”</p>
胡仁涛大医点头赞同,并附和道:“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找到最正确的治疗思路。”</p>
“当然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病。”</p>
刘一闻大医也张口说道:“但是,基础原理不能分流派!”</p>
闻言。</p>
方丘笑笑,继续问道:“不知三位前辈,能感受到气了吗?”</p>
三位大医同时摇头。</p>
身为中医。</p>
他们当然是相信气的存在的。</p>
不过。</p>
感受气又岂是那么容易的?</p>
“既然不知气如何在体内运行,哪有如何掌握基础原理?”</p>
方丘追问。</p>
“何须知道气是如何在体内运行的?”</p>
刘一闻大医撇着方丘,说道:“理,古人先贤已经掌握了,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提炼出来即可!”</p>
“那么,在张仲景之前,伤寒几乎是绝症,那治疗伤寒这个理,张仲景之前在哪儿?”</p>
方丘继续追问。</p>
“理,它就在哪儿!”</p>
赵立品走上前来,面对着方丘说道:“张仲景掌握了,所以他才能写出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p>
“那么,三位前辈自认,所有病都能看吗?”</p>
方丘继续问。</p>
三人摇头。</p>
他们没那么大的本事。</p>
要真是所有病都能治的话,他们就不是大医,而是圣医甚至是神医了!</p>
“你们都不敢保证,那又有谁敢说他在这世界上掌握了共理?”</p>
方丘摇头说道:“只有百家争鸣,才能取长补短,但是现在似乎大家流派分明,互相攻讦,以为自己掌握的才是至理,长此以往下去,中医谈何发展?”</p>
三人脸色一变。</p>
没想到方丘竟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p>
“哼。”</p>
赵立品张口说道:“什么所谓的流派,全都是拿着枝叶当树干,都是以偏概全的而已!”</p>
“没错。”</p>
胡仁涛和刘一闻大医,同事出声附和。</p>
方丘一听。</p>
顿时就摇头笑了起来。</p>
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p>
突然。</p>
“叮咚叮咚……”</p>
门铃声响起。</p>
方丘一边摇头笑着,一边过去开门。</p>
门打开。</p>
出现在眼前的人,让方丘很是惊喜和诧异。</p>
“徐老师,你怎么来了?”</p>
站在门前的,赫然就是刚刚晋升圣医的徐妙林。</p>
“哈哈。”</p>
徐妙林大笑一声,一边走进方丘的房间朝着三位大医看去,一边张口说道:“我来给我的学生撑撑腰,省得我的学生被人以大欺小。”</p>
这话一出。</p>
房间里的三位大医,顿时都尴尬了。</p>
“三位大医,好久不见。”</p>
徐妙林对着三人行礼。</p>
“我们应该叫你徐圣医了。”</p>
赵立品张口说了一句,然后笑呵呵的跟其他两位大医一起,对着徐妙林还了一礼。</p>
这时。</p>
方丘也关好房门,走了过来。</p>
“既然三位都在,那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p>
徐妙林笑着看了方丘一眼,然后才重新转头看向三位大医,说道:“我这学生也没什么好的地方,就是喜欢推广中医,喜欢为中医的发展做贡献,如今中医的大火,可以说完全是他一手推动起来的。”</p>
“不知道,三位为什么要踩着他?”</p>
“要踩,不如来踩我?”</p>
“我是方丘的老师,你们踩赢了我,自然也就算是踩赢了他,你们一样也能功成名就,不知三位意下如何?”</p>
这话一出。</p>
三个大医,顿时就愣住了。</p>
方丘也没想到,徐妙林竟然会说的这么直白,哪模样明显是在说,谁让你们招惹我的学生了,有本事冲我来啊,没本事就滚蛋,别再这里瞎BB!</p>
“徐圣医言重了。”</p>
三人对视一眼,刘一闻赶紧张口说道:“我们哪里是来踩你学生的啊,我们只是跟方丘切磋切磋,而且方丘是一块好的璞玉,好玉须磨啊!”</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