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牛中文 > 都市言情 > 相爱永远 > 第四十九章遍地都是钱

第四十九章遍地都是钱(1 / 1)

今天晚上大家跟以往一样,吃了晚饭又来到李三斤家里聊天了。大家又在聊发展经济种植金桔这件事。

“赵恩叔,”春晖问道,“听说牛岭金桔开始是你曾祖父从江西那边带树苗过来种成功的对吗?”

赵恩笑起来说:“那是当然啦,以前我们牛岭这里是没有金桔这种果子的。椐说我曾祖父来到牛岭村的时候身上带着几颗金桔,吃了金桔以后就把种子埋到屋后面的泥土里,不久种子发芽了。第二年他把金桔小苗移栽到门前的地里。几年后,金桔开花结了果。没想到这里种出来果子非常的好吃,非常的甜,还能化痰止咳、顺气呢。那时大家都把这种果子叫做金柑子,因为成熟以后金灿灿的像金子一样。......”

“金柑子怎么又叫做金桔呢?”莲香问道。

赵恩想了一下,说:“因为金子象征着吉祥富贵,所以后来金柑子就叫成了金桔了。为了求个吉利,牛岭村人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种几棵金桔,就这样越种越多我们牛岭村就成金桔之乡了。”

赖三婆插话说:“赵恩你在哄小孩子,其实我们这里把金桔叫做金柑子,别的地方就是叫做金桔,因为各有各的叫法,就像别的地方把我们的红薯叫做地瓜。”

春晖说:“我看赖三婆婆讲的有道理,赵恩叔讲的也有道理。”

“你赖三婆婆我说的当然有道理啊!”赖三婆扬下眉毛说。

李诚和朱桂花一直在听大家说话。这时阳金妹对李诚说:“阿城,总没见你讲点自己的想法,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李诚说:“我说我们目前大力种植金桔没错,很有前途,不过应该还要发展多种经营。”

“怎么讲?”阳金妹问道。

李诚说赖春香对他讲过,在我们脚下踩着的黄土地上遍地都是钱,问题是我们看不看得到,我们敢不敢去捡。其实也是如此。在我们脚下踩着的黄土地上有人兼商,有人种田种地,有人裁衣,有人打铁,行行有钱赚,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兼营,怎样去把握时机。李诚举例说,赖春香有个朋友在郊区种蔬菜,几年下来就建起三层楼房,银行存款几万元。

阳金妹说:“这些年我们都说要发展多种经营,......”

“我看种蔬菜是个好窍门。”李三斤接话说,“我们有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也有部分劳动力留在家里,在家的劳动力可以几户联合起来成立互助小组种植蔬菜。大家看,如今很多的劳动力转移到了城里,城里的人口增多,蔬菜的需求量就增大。现在路修通了,运输不成问题。我们可以把蔬菜往城里销售。你们说对不对?再说,如果能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蔬菜商就会源源不断的找上门来。”

胖婶接话说:“三斤你话说得没错,可是我没有劳动力,我能管好上山那几亩金桔就不错了,种蔬菜这事我看我可能做不成。”

李三斤说:“胖婶你没听清楚,劳动力少的没关系,刚才我不是说了我们可以成立互助小组吗,你帮我我帮你,这样就解决了劳动力少的问题了。”

猴婆说:“在小菜园种点自己吃的不成问题,可是大块地的种蔬菜我们牛岭村没人干过。再说我们大家都种蔬菜,如果卖不出去不是要变成杨白劳了,这事我猴婆还是不敢干。我还是管好上山那片金桔稳当。”

赖三婆说:“我看大家听三斤的肯定没错,先前还在生产队的时候三斤就叫大家种金桔,开始大家还反对,现在大家不是尝到甜头了吗?”

“赖三,你觉得怎样?”陆秀姑问赖三。

赖三说:“种蔬菜我赖三没经验,我也挨不起累,看来我干不成这事。”

赖三婆叫了起来:“你赖三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就知道一天三餐那两杯酒!”

“我一说话你就对我吼,真是冤家。”赖三不高兴的说。

赖三婆吼道:“我吼又怎么啦,你赖三这辈子干出了点什么名堂?”

赵恩站起来说:“你们俩个不要争了。我看我们换个话题聊吧,还是聊种金桔的事吧。”

李三斤心里明白大家担心的是如果种出来的蔬菜卖不出去怎么办?再说大家以前只是在房前屋后种点自己吃的蔬菜,大面积的种植谁都没有干过。其实种点自己吃的蔬菜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大面积的种植就不那么简单了,除人力物力外还要管理技术。所以大家对种植蔬菜自然会心有余悸。

为此李三斤父子俩几次到城里的菜市场了解蔬菜的需求情况,郊区菜农的蔬菜根本满足不了城里的需求。所以李三斤跟大妹子母子商量,既然大家对种植蔬菜还心有余悸,他们就带这个头,承包几亩地种植蔬菜。李三斤说先前大家不愿意种金桔,自从他们把牛岭那片荒山种上金桔以后,现在大家都把所有的荒山都种上金桔了。万事开头难啊,其实种植蔬菜时间短,见效快,一两个月就能赚钱。

大妹子说道:“我们有多大的人力物力啊,能管好牛岭那片果园就不错了,还承包什么田地种蔬菜啊?”

李三斤说:“现在有不少劳动力外出打工了,家里缺少劳动力的人一部分土地也丢了荒,多可惜啊!赖春香说得太好了,我们脚下踩着的黄土地上遍地都是钱啊!所以我们要让这些丟荒的土地长出黄金来,让大家都能看到脚下的黄土地上到处都是钱。”

李诚说道:“妈,你担心我们做不过来是吗?其实我跟桥木叔说好了,他来帮助我们看管牛岭那片果林。”

“我担心你爸的身体啊!”大妹子说,“把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种好就行了,还去承包什么呢?”

“妈,赖春香那位朋友只有两个劳动力,人家能管好十多亩的蔬菜,我们怎么就不能呢?我知道我爸身体不好,不过你放心,我想叫桂花过来跟我们一起干,这样我们的劳动力就解决了。其实我们那一亩三分地的空间太小,因此我赞成爸的看法再承包一些土地。资金没问题,我跟春香姐早说好了。”

提到赖春香,大妹子心里有点不舒服。因为李诚现在跟朱桂花就要结婚了,李诚还经常去赖春香那里,这未免让朱桂花怀疑李诚跟赖春香有那种事。假如有人从中挑拨,朱桂花能受得了吗?所以大妹子提醒李诚:“没有资金我们可以不干,你最好少跟赖春香来往,现在你跟阿桂......”

“妈,你想到哪里去了?我能跟春香姐有什么事呢?人家春香姐都快跟姜学敏结婚了。这件事阿桂也知道。”

“姜学敏?这个名字很熟悉啊。”大妹子说道。

李诚说:“他是姜太的侄子。”

“唔,我想起来了,那年推荐上大学不就有他吗?”

“是啊,人家现在是农业局的高级农艺师啦!他跟赖春香在一起好久了,听说都登记了,只是还没有举行婚礼而已。”

“这样就好。不过你别有事无事爱去她那里,别让姜学敏对你有误会。”

“没事,人家姜学敏不是那种人。我告诉你吧,其实是春香姐为我们提供资金,姜学敏给我们提供技术。有他们两人的帮助,我想只要我们抓住时机,一年赚几万块不成问题。这些姜学敏和春香姐都为我们分析过了。你还担心什么呢?”

“既然是这样我就没什么担心了。”

凤嫂听说李三斤一家人要在村上承包土地种植蔬菜,她跑来跟李三斤他们商量想把自己那几亩地承包给李三斤。因为她家里缺少劳动力,老公在外面工作,大儿子今年上大学了,她没有能力去管理那几亩土地。

唐六也来找李三斤,他也想把自己那份土地承包给李三斤。唐六没有儿子,只有几个女儿,女儿们都出嫁了,他跟老伴开了一个代销店,更没时间去管理那几亩土地,那几亩土地开始丟荒了。大家的土地都没有丟荒,可他的土地在路边啊,丟荒了,好可惜,可是女儿们都出嫁了,他和老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土地丟荒。前段时间他跟人说,谁种他的土地都行,他也不要什么租金,只要不让他的那份土地丟荒就行了。大家的土地没有丟荒,他的土地荒着,他好没面子。尤其听到过路的人们议论他的承包地丟荒的事他真想把那份土地退回给集体。

当然李三斤不会白白种唐六那份土地。唐六那份土地跟凤嫂正好上下可连成一片,非常好管理。两家人的土地都益于排灌,旱涝无忧。李三斤打听到朱家堡麻五他们村上也承包一些个人的土地,承包费每年按每亩地三百斤稻谷折算,凤嫂那份土地也是按每年每亩土地以三百斤稻谷折算的。不同的是李三斤只跟凤嫂定一年的期限,问唐六同不同意,如果同意他们就签约。唐六摆了摆手说:“哎呦,签啥约啊?不必!我唐六还信不过你李三斤吗?之前我都说了,谁种都行,只要不让我那份土地丟荒。而且现在你还按每年每亩三百斤稻谷折算给我,我算是烧高香啦!”

这时赖三婆进来说:“哎呦,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说了就算,签什么约啊,我赖三婆来给你们作证。”

唐六说道:“就是就是,一点小事没那个必要,再说我收了你一年的租金给你写个收条不什么事都完了嘛。”

李三斤想了想说:“好吧,你写个收条,我把租金付给你。你那份土地我就使用一年了。”

姜学敏说这几亩土地不但交通方便,而且土质好,旱能灌,涝能排,非常适合种植蔬菜。他建议李三斤他们抓紧时间耕翻土地,及时播种育秧。

李诚说:“耕翻土地的事我去找春晖,他们刚刚买回一台挖掘机。保证用不了半天时间就把菜地耕翻好。”

春晖用了半天时间帮李三斤他们把菜地耕翻好,紧接着大家都来帮助李三斤他们起的起相,盖的盖工棚,只一天时间这片丟荒的土地就像金子似的摆在人们的眼前。

经过一天的劳累,吃过晚饭以后大家又来到李三斤家说说笑笑的聊天了。

李三斤说这两年大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他们村的人口平均收入已经超过五千元。到目前为止他们村种植金桔数万亩,估计三年以后他们的人均收入将达到两万元。他们牛岭村这块黄土地上遍地都是钱!

春晖叫起来说道:“哇,到那个时候我买一辆大卡车把大家的金桔运往上海,运往北京,运往全国各地,让全中国的人们都能尝到我们牛岭村种的金桔!”

“是啊!”李三斤说道,“要让全国的人们都知道咱牛岭村是金桔之乡!花果之乡!我们以后发展了,一定要把牛岭村建设成为精神文明的小康村!”

“三斤,啥叫小康村啊?”猴婆问道。

李三斤说:“我想啊,这小康村就是跟小城市一样美观漂亮,全部使用电气化,不但有公园,有娱乐场,文化室,有托儿所,家家户户都会有小车。总之我们的生活跟城市没什么两样。”

“啊,到那个时候我就把孙子送到托儿所去,我们一家人就能安安心心的去劳动了。”猴婆兴奋地说道。

“哎呦,”赖三婆说道,“我赖三婆老了,干不了什么了,我就在托儿所给大家看管孩子。”

胖婶说道:“这也轮不到你,你赖三婆没文化,你没听说如今的孩子还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开始学文化了吗?你没文化怎么看管孩子啊?怎么教孩子啊?你还以为现在的孩子跟我们过去那样啊?”

“胖婶你别睁着眼睛说瞎话,孩子没出生就懂得学文化?”

“我说你没文化你还不服。我听我媳妇说这叫胎儿智力开发锻炼。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就能听到大家说话的声音,能听到音乐,孕妇每天让肚子里的孩子听听广播,听听音乐,听听大家开心的聊天,孩子一出生就相当有一年级的智力了。你帮大家看管孩子?最好你别让大家的孩子来看管你。”

“哎呦呦,你胖婶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啊,我赖三婆还不如一个孩子?”

陆秀姑接话说:“我也听说了,这叫科学,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经常听音乐,出生以后就会有一定的音乐天赋。”

“我赖三婆不是傻子,我怀我春香的时候我没有对她说,孩子你长大了一定要赚钱回来养妈妈啊,她现在干么又知道去赚钱呢?你们都是瞎说,我赖三婆只相信三斤说的,是如今的政策好,如今的政策给了大家发家致富的机会,不然春香也不会到城里。”

“是啊,”李三斤说,“所以我们大家......”

“好热闹啊,大家都在?”这时阳金妹突然推门进来。

“妈,你回来了怎么不事先告诉我们啊?”春晖和莲香急忙向阳金妹迎了上去。

李三斤和大妹子也同时说:“是啊,阳金妹回来的时候你应该事先告诉我们,我们一起去车站接你啊!”

阳金妹说:“我想给大家一个惊喜啊,所以我谁都没有告诉,刘大也不知道我回来。”

“好你个阳金妹,一去就是几个月,这几个月来没人跟我赖三婆扛杆了,你一回来我们俩又可以争吵啦!”

“我也是。”阳金妹笑着说,“其实我早就想回来,但是姜太让我陪着她玩,看长城,故宫,看天安门。总之整个北京城都玩过了。然后我又去了一趟上海。所以这一去就几个月。”

“姜太什么时候回来?”赵恩和陆秀姑问道。

“说不定,也许年底吧,或者明年。”

“哇!阳金妹你好有福气,你上了北京,看了天安门,看了长城,不知我猴婆这辈子能不能也到北京去看一看?”

胖婶也说:“我也是,这辈子能去北京看看死也值了。”

阳金妹说:“能,我们大家都能。以后大家有钱了,我们一起去北京旅游,我来当大家的导游。”

“好!”大家欢呼起来。

“停!停!大家都不要叫了,”李诚这时向大家摇下手说,“还是让金妹婶给大家讲一讲,故宫,长城,天安门有多雄伟壮观吧!”

“是啊,”大妹子接着说,“阳金妹你赶紧给大家讲一讲吧。”

阳金妹这时发现李诚身边的朱桂花:“这姑娘是......”

莲香嘴快:“妈,她是阿城的老婆,不但人长得漂亮,名字也漂亮,叫桂花,朱桂花。”

“唔,几个月前我就听说过桂花长得很漂亮,但没见过面,今天见了果然如此,象一朵牡丹花。阿城挺帅,两个人挺般配。”

“金妹婶婶,桂花哪有你说的那么漂亮啊!”朱桂花有点不好意思的说。

阳金妹笑着问:“你跟阿城做好计划了吗,什么时候给我们牛岭村生一个状元郎啊?”

“金妹婶婶,我跟阿城还,还没有......”

阳金妹两眼望着朱桂花:“唔,两人还没有做好计划?”

“不是不是,我跟阿城还没有,......登,登记,结婚啊!”朱桂花紧张得结结巴巴的说道。

“那你就赶紧跟阿城登记结婚啦,我们的村长和村长夫人都等着抱孙子喽。”

“金妹婶婶你别拿阿桂来开......开玩笑了。”

“金妹婶婶没开玩笑。真的,别让村长和村长夫人等不及啦!”

“就是就是。”赖三婆加了一句。

大家见朱桂花被阳金妹望得脸上一阵比一阵发红,红得真像一朵漂亮的红牡丹,都哄堂大笑起来。李三斤和大妹子也咧着嘴笑。朱桂花被大家笑得不好意思,赶紧跑进房里去了。

赖三婆立刻说道:“阿城你这傻小子快跟着阿桂进房里去啊!”

大家起哄道:“阿城赶快去啊!阿桂在房里等着你啦!”

李诚望着大家说:“你们是不是不想让我听金妹婶婶说游玩京城的事啊?可我偏要听。听完了我再去房里看阿桂也不迟。”

赖三婆说道:“哎呦,傻小子,赖三婆婆可要提醒你啊,我要是阿桂的话,你把我丢在房里自己在外面跟大家聊天,我肯定今天晚上不让你进房,你小子信不信?”

“赖三婆婆我告诉你,阿桂不是那种人。不信我俩打个赌,要是大家聊到最后,阿桂的房门没有栓上你就请大家吃宵夜,如果栓上了我就请大家吃宵夜。”

“好!要得!”大家叫了起来。

赖三婆摆着手说:“不行不行,你们都挺在行啊,我跟阿城不论谁输谁赢你们都有宵夜吃。”

胖婶马上说:“我看还是用老办法,赖三婆输了就当着大家的面跟赖三接吻,阿城输了就跟阿桂吻,大家说要不要得?”

“要得!赖三婆你敢不敢跟阿城赌?”大家起哄道。

“赌就赌,我赖三婆怕过谁?”

“赖三你听到了吗?”大家起哄道,“赖三婆输了你就当着大家吻赖三婆!”

赖三不慌不忙的说:“这把火谁也烧不起来,她跟谁打赌都与我没关系,你们别把我扯进去。大家还是讲点别的吧,要不然今晚轮到我给大家讲一段笑话。”

“好了好了,”大妹子说道,“既然赖三认输了大家就不要勉强他,我看大家还是听阳金妹讲游北京的事吧。”

李诚立刻问阳金妹:“金妹婶你游了长城吗?”

“游了,游了!”阳金妹说,“我陪着姜太爬了一天的长城只上去了一点点呦!那长城好雄伟壮观啊,就像东方的一条巨龙,......”

“阳金妹,”赖三婆插话问道,“那长城是不是全部用钢筋水泥砌成的啊?”

“我说你是猪脑子!”赖三横了赖三婆一眼,“你知道长城是什么时候修的吗?是秦始皇那个时候就开始修的,到现在几千年了,那个时候哪来的钢筋水泥啊?文盲无知!”

“唔呦,我赖三婆文盲无知啊?那你赖三知道长城有多长有多高吗?用砖头砌的还是用石头砌的?”

“我赖三怎么不知道呢?那是万里长城,当然有一万里路那么长。”

“就算你知道有一万里路长,你知道用什么砌成的吗?”

“我赖三当然知道啊,长城全部都是用整整齐齐的石块砌成的。”

“你说的不算,你没见过长城,阳金妹说的才算。”

阳金妹说道:“赖三说的没错,长城全部都是用整整齐齐的石块砌成的,城墙有六至九米高,上面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很坚固,几千年了,我们的先辈很了不起啊!我这里有一份长城的资料,我给大家念一念大家就清楚了。”

“阳金妹你赶紧念啊。”赖三有点等不及。

“行,大家听着啊,”阳金妹轻轻地咳下喉咙,“长城山海关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三千四百里......”

“啊,有那么长啊!”赖三婆十分惊奇。

“妈,天安门怎么样?”莲香插话问道,“你看到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没有?”

“看到了!天安门城楼很雄伟很气派,尤其是天安门广场升国旗奏响国歌的那一刻真让人热血沸腾啊!姜太几十岁了,饱受过风霜雨雪,她从来没向困难低过头,掉过泪,可是当天安门广场升国旗奏响国歌的那一刻她激动热泪盈眶,泪流满面。......”

“妈,你和姜太看了故宫,看了毛主席纪念堂了吗?”李诚问道。

“看了都看了!”阳金妹向大家描叙了观看故宫和毛主席纪念堂的情景,然后说,“回来的时候姜太拉着我的手说,阳金妹我们好幸福啊!我终于看到万里长城了,看到北京天安门了,看到升国旗了,看到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了,我死也值了。我想啊我们回去以后要带着大家好好的干,把我们牛岭村的金桔运到北京来,让全国各族人们都尝到我们牛岭村又甜又圆的金桔。同时啊也让我们牛岭村的人们都来看看北京,看看万里长城,看看天安门!”

李三斤激动的说:“是啊,我们大家都要去看看北京,看看万里长城,看看天安门!”

猴婆说:“我也想去看看北京,看看天安门,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挣得够去北京的钱。”

赖三婆立刻说:“猴婆你傻啊,三斤不是说了,大家把金桔种好了,发展多种经营就有大把大把的钱了,我们牛岭村遍地都是钱嘛!”

......

最新小说: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都市医仙 我自地狱来 岂言不相思 天价萌妻 望眼欲穿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重生之心动 势不可挡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